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主要依赖国际环境、政府政策、关键技术提升、车企态度、基础设施配套情况以及消费者接受程度。
在政府政策层面,中国政府的激励最为激进。除了购车补贴之外,双积分政策要求整车企业必须生产新能源车型。同时对整车油耗也制定了严苛的要求。这就驱动着系统向高效、混动、纯电以及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模式。针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,NE时代针对混动和纯电系统进行研究。
由于电机具备体积小、低速大扭矩可直接驱动车轮的优势,新能源驱动系统的动力源选择变得多样化,既可以用电机直接驱动车轮,也可以用电机弥补发动机低速小扭矩的缺陷,有效提升发动机效率。
接下来我们首先看纯电驱动,相比于发动机+变速器组合,纯电驱动最大的优势在于电机的灵活布置。既可以采用单电机的驱动方案,也可以采用多电机的驱动方案,甚至可以采用分布式轮毂电机(轮边电机)的驱动方案。通过灵活组合,在保证整车经济型和动力性的前提下,最大可能的释放了整车空间。
在现行技术条件下,系统的高效集成能够提升部件效率,减轻重量,缩小体积,因此电驱系统集成方式已经成为下一代发展的重点。常见的集成方式有电机加减速器机械集成,电机、电控和减速器三者集成,以及电机、电控、减速器、功率电子(DC-DC、高压配电器、充电器、漏电保护器)集成。此外功率电机也可以单独集成。随着集成的部件越多,控制要求也越高,相应的ISO26262要求也越高。
NE研究院预计在2020年左右三合一产品将大量装车应用,后期随着技术的提升,集成程度将越来越高。2023年左右,国内将有高压平台的整车出现。
混动系统分为串联式、并联式和混联式。其中串联式的工作模式为发动机通过发电机进行电力补充,电动机驱动车轮,发动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直接驱动车轮。
并联式混动采用单电机,主要以发动机驱动为主,对传统动力系统改动较小,最大的特点是无法在纯电行驶下兼顾电力补充。
常见的并联方式有P0、P1、P2、P3、P4方案。混联式则很好的平衡了串联和并联的缺点,常见的混联方式为并联式的模块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方式(本田、丰田和通用为代表),前者BOM成本上升,后者系统需要重新开发,前期开发成本高。
从终端市场销量来看,由于纯电车型价格较低,性价比较高,市场销量好于插电车型。在双积分政策下,一台续驶里程超过100km的纯电车型和一台插电车型新能源积分相同,插电车型享受的政策优惠也明显低于纯电车型。NE研究院预测,未来,市场中仍会以纯电车型占据主要份额,而插电车型主要的市场空间在南方一线城市(北方城市冬天插电车型会收到限行影响)
NE研究院将车企面临的问题汇总为一下七类:
1、燃油车销量很好,新能源积分压力巨大(大众、通用)
我们以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为研究对象,二者都主要面临新能源积分的压力。上汽大众将寄希望于MEB纯电平台,而上汽通用将希望Bolt及衍生车型弥补。
2、新能源布局较早,但技术方向与中国市场不匹配(日系)
以广州本田为例,其已经完成从小型车到中大型车的混动技术布局,但因为没有推出插电版本,因此新能源积分同样面临压力。未来,广州本田将升级自身I-MMD混动技术,推出插电版本,同时推出纯电SUV来完善新能源车型布局。
3、除了积分压力还需要守住品牌价值(豪华车企)
以宝马为例,虽然前期有插电版本推出,但因为技术特点有限,新能源领域市场品牌价值直接受到特斯拉等新晋品牌的挑战。宝马推出Lifedrive模块应用于新能源车型的开发,以期将新能源特征直接应用于车型开发中,现i3和i8两款车型已经上市。
4、享受SUV红利,双积分压力较大(部分自主车企)
以长城汽车为例,旗下SUV车型占据主要销量份额。除新能源积分外,油耗积分也面临较大压力。为此,长城汽车先入股新能源车企御捷,寻求外部合作。自身则发布欧拉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。
5、新能源市场试水结束,开始全面开发(吉利汽车)
依托知豆和康迪,吉利新能源表现良好。但两者均以微型车为主,为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,提升自身品牌。吉利开始全面布局新能源,在纯电领域,吉利已经推出帝豪长续航版本,未来则推PMA专属纯电平台。在混动领域,吉利目前已经有两种技术方案可用,一种是与科力远联合开发的CHS,一种是自身开发的7DCTH混动技术。未来,也会有48V微混技术应用。
6、充分利用本地市场优势,发挥集团供应链优势
以上汽乘用车为例,依托上海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,同时上汽旗下也有新能源供应链布局,此外新商业模式分时租赁EVCARD也做出尝试,未来,上汽乘用车将是新能源领域有利竞争者。
7、新能源布局较早,欲享受更多新能源市场红利(比亚迪)
比亚迪是布局新能源领域较早的车企之一,而其封闭的供应链体系也使得比亚迪掌握各主要产业链核心技术。随着补贴退坡,比亚迪期望通过开放供应链也获得更多新能源市场红利。
新能源的发展给各参与者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。对于已有车企而言,新能源为其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点。对于外部玩家而言,新能源降低其进入汽车行业的门槛。
但新能源的劣势也同样明显,最大的担扰在于在政策补贴退出后,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不及目前估计的规模。而过分的追求性价比,也会导致供应链利润急剧下滑,盈利预期下降,行业提前洗牌。因此,我们新能源参与者应把技术的可行性放在首位,技术尽可能保持延续性和通用性,利用规模化量产来降低成本,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。
2019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,燃油车企借增值税下调实行降价。在燃油车统治市场百余年后,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的时刻何时到来?
6月14日,在亿欧公司于上海虹桥世贸展馆举办“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”上,亿欧汽车将承办作为本届年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。在本届峰会上,我们将与来自主流整车厂、核心三电系统供应商、头部充换电服务企业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顶级大咖共讨“后补贴时代下,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与创新机遇”。
嘉宾及议程:https://www.iyiou.com/a/xnyqc_shanghai_2019/